山西运城平陆独特的窑洞营造技艺

2021-03-09 21:52:00
余青
转贴
2359
摘要:2020-06-02来源:山西学习平台作者:李筠霞
上述照片上的民谣,生动描述了运城平陆一带独特的地窨院民居生活。

地窨院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早期的穴居时代

西周时的《诗·雅》有“陶复陶穴”记载,指的就是凿地而成的土室。先秦古籍《易·系辞》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礼记·礼运》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桧巢”。《墨子·节用》云:“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屋之时,因陵丘堀穴而处焉”。《孟子·滕文公》亦有“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的记载。诸多史籍记载,说明了我国远古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就是穴居。在漫长的岁月中,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逐渐掌握了营建地窨院的技术,有了安定的居穴。

发端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的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表明: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居住建筑。在陕县庙底沟二期的文化遗址中,则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双齿木叉形木耒”,并且在众多的“灰坑”坑壁上,都明显地留有这种工具的使用痕迹。而这一工具和目前仍在使用的挖掘地窨院的专用工具三齿和五齿小耙,有着相似的形制,可以印证地窨院这一居所形式的古老渊源。

“平陆不平沟三千”,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地窑院这种独特的民居形式

平陆县,地处山西最南端,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北扼三晋,南邻崤函,东俯郑洛,西望三秦,襟山带河,人文荟萃。境内分布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遗址,此处是“许由洗耳”“傅说版筑”“唇亡齿寒”“伯乐相马”“砥柱中流”等历史典故的发生地,文化积淀十分深厚。

平陆地形地貌复杂,境内山陵沟滩纵横,自古就有“平陆不平沟三千”的民谚。因地处黄土高原地带,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多为坚实粘性土层,适宜建造生土建筑,这为地窨院的产生提供了优越的地质条件。同时,黄土高原雨水稀少,十年九旱,四季温差相对较大,且地下水位一般在30—40米以下,为地窨院提供了干爽宜人的居住环境。再者,当时物质匮乏,人们比较贫穷,在地面建房困难,而建造地窨院只需投入劳力,其它生产资料所需极少,因此,它的建造成本特别低,而住起来又有冬暖夏凉、防风防狼、防火防盗等优点,这是其它建筑形式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地窨院是生活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阳坡台地先民们的最佳选择。这些特殊的环境和便利因素,推动了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地窨院的诞生。

平陆地窨院最早建于哪个朝代,无确切资料考证。但该地在明清时期已普遍使用地窨院这一居住形式。以张店镇、部官乡、圣人涧镇、杜马乡、张村镇、常乐镇、洪池乡最为普遍。据这些乡村里的老人们讲,他们祖祖辈辈就是在地窨院居住生活的。在村中,很少能挖到砖块和瓦片这些房屋建筑材料的遗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几乎都居住在地窨院中,截至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的老人生活于此。

见村不见房,整个村庄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地窨院营建方式比较复杂,选好位置,在平整的地面上,先挖一个长二、三十米,深八、九米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大坑,坑底、坑边要平整干净,然后再在坑的四壁挖窑洞,需要几孔挖几孔,留好通向地面的斜坡通道,供人们出入。窑洞挖好后,在坡道与门洞连接处,用砖砌好门楼,装上大门。窑内还挖一水井,解决人畜饮水。地窨院崖顶四周,砌筑高约三到四米的花砖墙,高出地面一米左右的部分,称之“女儿墙”,也叫“拦马墙”,既为了美观,也为了安全。地窨院上面四周种植树木,绿树环绕。

人们根据日常生活需要,一般挖5到12孔窑,包括居住的主窑、做饭的厨窑、喂牲口的牲口窑、放柴草的柴草窑以及磨窑、厕窑等。居住窑布置比较讲究,装一门三窗,比别的窑洞多了一个窗户,有利通风、采光。进门的左手处,盘筑一土炕,土炕周围墙上贴一些美丽的装饰画。与土炕相对的位置,放一桌两椅,是招待客人的会客区。居住窑后边放置一些日常用具,还有供祖宗牌位或其它神祗的供桌。整个窑洞窗明几净,井井有条,无比温馨。修建地窨院一般需经三年,建成后可居住数百年。

地窨院大多是独门独院,但也有富裕人家一门连二院、三院的,称二进院、三进院。由地窨院组成的村庄,户与户相距较远,成排或散点分布。这种村落从远处看不见房屋,走进才发现村舍隐于地下,地面绿树掩映,静谧无声,地下却红火热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一座地窨院在入住数年后,经过主人的精心修饰美化,与周围的环境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地窨院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产物,保存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地窨院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居住在此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至今仍严格遵循着传统的礼仪规范。其间的文化习俗也绵延千年,流传至今。

一是建造习俗。在决定建造地窨院后,请风水先生根据建宅主人的阴阳八字及欲建宅位置选地形,定朝向,量大小,定院心,并确定建造类型和动工吉日。主人根据事先所择吉日,邀请亲朋好友,行破土礼,在划定的院心焚香、放炮、奠酒。宅主先在院心和四角各挖三锹,便可随意动工了。泥窑时忌吃烙饼,因“烙”谐音“落”,怕泥皮掉落。地窨院建好后,选吉日良辰行安宅礼,从老宅引香火到新院祖先牌位前供奉,并在院中行谢土礼,然后把土地爷请进正对大门的神龛中。好友亲朋备礼祝贺,左邻右舍从自家端来一筚饺子,一半下锅大家共食,其余一半各自带回。也称“暖窑”或“踩院”。在经过谢土、移灶、引火等一系列传统习俗后,一家老小便可迁入新居开始新的生活。

二是信仰习俗。住在地窨院中的人们,和中原地区其它民众的信仰相同,都是多神崇拜,主要有土地神、门神、灶神、财神、观音菩萨、关帝以及地方性神祗,但因居住地下土中,尤其重视土地供奉,土地爷是家家户户必供之神,一般土地爷的神龛设在从坡道进入大门后,二门外的墙壁正中。

三是居住习俗。居住在地窨院中,对种植花草树木有特别的讲究。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栽鬼拍手(杨树)”的说法,“桑”谐音“丧”,柳为晋南一带丧葬孝棍用木,杨树是风吹声音瘆人,民间都认为不吉,故而不栽这些树。讲究“前梨后榆,当院石榴,门洞旁栽棵大槐树。”“梨”同“利”,榆为金钱树,石榴多子,取意吉祥。槐有万年古槐之说,寓意长寿安康。为了使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绝大部分农家还会在庭院里种一些红色的花卉。最常见的有鸡冠花,寓意鸿运当头,大丽菊寓意欢喜连连,月季花,寓意月月吉祥。日落红,因为此花在日落开花,花期长,即便是在深夜里也花繁叶茂,象征着日子鸿运连绵,子嗣兴旺而深得当地群众喜爱。

四是生育习俗。地窨院的住户,若有小孩出生,要在产妇居住的窑洞门上方正中挂一个绑有红布的镜子避邪。婴儿满月之日摆满月酒,娘家长辈女性用红线拴钱挂于婴儿脖子,产妇于当晚取下拴在家中桌腿上。满月酒后,产妇携婴儿回娘家居住到婴儿四十天,走时从娘家牵一只羊或带一只母鸡回来喂养,为婴儿添奶或孵出小鸡与婴儿共同成长。

五是年节习俗。正月二十三贴金牛是平陆县周边地区独特的习俗。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用金纸剪成金牛和宝葫芦贴在大门上,并贴一张写有“新春正月二十三,太上老君炼仙丹,家家户户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的字帖,为了除邪祛病。

具有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之称的地窨院,是研究我国建筑发展演变的特殊标本

地窨院产生至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其特有的建造和居住特点。无论从建筑发展、村落演变,还是民俗和文化史的角度看都有远古黄土高原小农经济社会的典型特征,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性和文化信息。

首先,地窨院的建筑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典型实践。生活在地窨院中的人们信奉儒家理学,他们敬天、礼地、忠君、养亲、尊师。这里民风淳朴,秉承传统文化的温、良、恭、俭、让道德礼仪规范,成为农耕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是他们的理想生活。

其次,建筑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统一。美国人鲁道夫斯基称赞地窨院是“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比如,地窨院处在地下,那么是怎样预防雨水倒灌呢?这一点,高明的匠人早就想好了。每座地窨院都有一个专用于排水的“渗井”设施,它的作用就是预防地窨院水患。每过几年,住户都会将沉积在砂土层的淤泥挖掘清理干净,谓之“淘窑”,目的使渗井保持良好的渗水性。此外,地窨院还有烟囱、气眼、盘炕等设计建造都是绝活,具有很高的技巧。窑外、窑内的绿化美化,也是一门学问,树木花草巧妙地把窑外窑内融为一体,令人赞赏。地窨院是乡村建筑,它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高超的技艺、朴素的审美和丰富的创造力。

第三,具有重要的民俗学研究价值。一座传统的地窨院,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生活场所,它也包含了小农经济、农耕时代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全部生产、生活要素。研究地窨院,对研究黄河流域一带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产生、发展、演变,提供了生动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地窨院在历经千年沧桑兴替后,顽强地存续下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重新生机勃发

虽然地窨院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占地过大、建造费时费力、采光不足、出入不便、通风不畅等诸多缺陷,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其它更经济舒适的居住方式,不愿意再居住地窨院。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平陆乡村许多住户在地面盖起了砖瓦房,越来越多人不住地窨院了,只有一些老人还在坚守着,部分地窨院已荒芜、坍塌或回填成地,地窨院建造技艺也濒临消失。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生活方式的倡导,特别是2008年平陆窑洞营造技艺被公布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后,地窨院再一次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为数不少的海内外专家学者专程来到平陆,考察、研究地窨院,深刻认识到地窨院“绿色环保、节能安全、舒适自然”的珍贵特点,认识到地窨院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一些国内外新闻媒体也相继来到平陆,拍摄了很多专题宣传节目。地窨院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后,经受住荒废和回填的考验,顽强地存续下来,而且地窨院营造技艺及其相关的民俗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也按计划有序、全面地开展。伴随着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业、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计划等政策的实施和推动,一些地窨院农家乐、地窨院展示馆、地窨院体验园等不断涌现。地窨院作为黄河高原独特的乡村民居,作为一张亮丽的地方名片,熠熠闪耀,生机勃勃。

(作者单位: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图片提供:杨小川 张鹏)

文章分类
联系我们
联系人: 安先生
Email: yiwanculture@qq.com
QQ: 1933622350
微信: Tel17633676066
微博: 艺宛文化
地址: 南阳市伏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