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大师记|中医“胡氏捻筋法”传承人—胡生军
- 2023-06-17 16:54:00
- 余青 原创
- 2481
胡氏捻筋
“胡氏捻筋法”技艺传承百余年来未曾间断,历经五代,在第三代传承人胡生军的主导下, 已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 “胡氏捻筋”理论体系,并经临床验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病症、筋结、手法”诊疗体系。所运用的捻筋绝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传,东汉时期,为解除民众疼痛,“医圣”张仲景将“小把戏”捻筋技术在民间普传,自此以后,很多民众都学会了捻筋,他们被称为“捻先儿”、“筋骨先儿”,此技术没有文字记载,在民间历代口碑相传,至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历史。
出身传统世家
胡生军,男, 1953 年生,河南新野县人,“胡氏捻筋法”第三代传人。胡生军的堂奶胡孙氏、父亲都会捻筋,从小受其堂奶和父亲熏陶学习,从 16 岁开始就会给自己和别人捻筋,上个世纪 70 年代还曾拜师本村表婶李张氏(其子李朝聚)学艺。
在学会捻筋手法后一直坚持在生活中运用,并不断总结经验 , 传承发展“胡氏捻筋法”, 带领第四代传人杨少卿、刘书萍, 在治疗栽、扭、握、歪、闪、掰、蹲、摔、足、拉、碰、撞等十多种伤筋情形时,总结出了伤筋的 “十字”症候:凉、疼、酸、麻、木、困、沉重、僵硬,形成一门独特的通过“十字”信号诊断病情,通过特定手法达到“内病外治”效果的技艺。
尊重传统,创新技艺
胡生军在长期的实践中, 注重在继承传统中医经典著作对经络功能及其应用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强化对捻筋手法的研究,致力于对传统捻转手法进行改良,以十二经筋理论为基础,以伤筋 “十字”证候为诊断依据,形成了“病症、筋结、手法”的系统诊疗体系,创新提出了以筋为主,理筋优先,筋骨并重,内外兼调的治疗理念 。
经过长期发展, “胡氏捻筋法”形成的主体理论是以手捻身体特定部位的经脉筋腱,从而达到强筋健骨、调和气血、防病治病的目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1 、启用伤筋的“十字”证候来指导捻法临床实践,开创捻法研究之先河; 2 、建立完善了“病症、筋结、手法”的系统诊疗体系,针对“症”对阿是穴及疾病反应点开展临床实践; 3 、该捻筋手法简便易行,不吃药、不打针、不用仪器检查; 4 、该捻筋手法适应症广泛,疗效快、无毒副作用;
继往开来,传承不辍
为了传承得到发展,胡生军多方协调,在南阳市设立了医学保健工作室 “胡氏捻筋堂”,日均接诊病人五十余人,为大量骨伤科及疑难杂症患者解除痛苦,并以南阳医专为临床研究推广基地,以师承为基础,设立“胡氏捻筋法”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探索推行“师徒制”培养模式,国内学有成就者近二十余人。
身体力行,传道授业
2023 年南阳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在四号教学楼 2204 学术报告厅开展了仲景名师系列讲座之“胡氏捻筋”,邀请民间捻筋大师胡生军老师传道授艺。我校临床医学高水平专业群相关专业领导、部分老师及学生代表 120 余人参加。讲座由临床医学系常务副主任黄川锋主持。临床医学系将开设“胡氏捻筋”传承班,由胡生军老师亲自授课,这将为培养德技双馨的仲景学子起到积极的作用。
胡生军在为患者检查。患者自诉头部沉重、胀痛感,胡生军嘱患者取坐位,将木棒放于患者头部,用皮锤轻轻敲击木棒,边敲击边移动,检查头部经筋脉络是否通畅及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
胡生军在为患者治疗。患者自诉扭伤后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胡胜军嘱患者取俯卧位,用双手按压患者腰椎和骶髂关节,查看有无小关节紊乱,运用摩、滚、推、挤手法对该部位的进行治疗。
学以致用,造福大众
2023 年 6 月 10 日,南阳医专临床医学系党总支书记秦玖刚带领服务团队赴方城县官坡岭村开展乡村医疗服务活动。临床医学系党总支成员、南阳市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张占海、“胡氏捻筋”非遗文化传承班优秀学员参加此次活动。服务团在官坡岭村村部搭建临时诊台,成立了由内科、外科、儿科、中医、心电图等专家组成的医师团队。前来就诊的村民络绎不绝,医师团队热情耐心地为村民们进行诊疗,讲授疾病预防知识,留下联系方式,为就诊群众开辟后期就诊的绿色通道。我系“胡氏捻筋”班的优秀学子为患有颈肩腰腿痛的村民们进行了特色捻筋保健理疗。
上图为胡生军老师在医学保健工作室 “胡氏捻筋堂” ①进行特色理疗。
① 胡氏捻筋堂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建设路鸭灌局对面公议门向南 150 米路西。联系电话: 15290363661 、 13343777495 。
联系人: | 安先生 |
---|---|
Email: | yiwanculture@qq.com |
QQ: | 1933622350 |
微信: | Tel17633676066 |
微博: | 艺宛文化 |
地址: | 南阳市伏牛路 |